北洋政府时期
中国银行是北洋政府时期的国家银行。辛亥革命后的四川军政府以四川银行名义发行军用票,在一年之间因滥发军用银票1500余万元而致兑换无期,币值日落,商民生怨。1914年12月,川省财政厅电请财政部转饬中国银行来川开设分行,以设法回收军用票。1915年1月18日,中行即来渝设立重庆分行,行址曹家巷3号,是年还在成都、泸县、万县、自流井等地次第设立机构,统归渝中行管辖。随后发行“中国银行兑换券”简称“川中券”。初发行,因保证兑现,信誉尚佳。川督陈宦向渝中行借款400万元拟收销军用票,其间其间发生了袁世凯称帝,云南蔡锷率护国军入川讨袁,陈宦遂将借款转作军费应急,还先后强行提走渝中行库款180万元。1916年5月12日,北京段祺瑞政府通令全国中、交两行发行的兑换券一律停止兑现,四川发生挤兑风潮。川省当局和渝中行鉴于“川中券”信用口碑不错,且全省的官俸军饷有赖于该券周转,决定继续予以兑现,并在重庆钱帮的支持下,平息了挤兑风潮。嗣后受中行总处督责,于6月3日,渝中行无奈宣布执行命令,停止兑现,川中券迅即贬值,最低跌至3.6折。
1919年,熊克武主持川政期间,以五折收兑川中券。因川中券在重庆流通数额巨大,重庆商会对此办法持有异议。熊克武复函说明理由,认为该券多已跌破五折,且有数百万元充塞市场,而今国家多事,若再延误,一旦发生变故,后果更难逆料。由此,重庆地区的收兑工作得以进行。
四川陷入军阀连年混战之中,各地中行机构屡遭驻军逼借勒索甚至抢劫滋扰,业务极不正常。1922年7月,总处乃将重庆分行改为支行,隶属中行第三区域行——汉口分行管辖,渝中行所属支行酌情裁撤或改为办事处和收税处。
渝中行首任经理为总处派赴四川调查的王丕煦,此后为唐瑞桐、丁志兰、黄忠佑、程传璋、周宜甫、徐维明、赵宗溥等人,赵1949年10月去港后由刘守礼代理,直至重庆解放。
此版“川中券”为总裁萨福懋和总司券范磊签名,不同于第一版通用券改地名券的“川中券”。为1915年发行时将第一张流通券改为样本券作为银行存档。现为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收藏。
中国银行重庆分行旧址
位于新街口(现新华路)与曹家巷交会口,门牌号是新华路41-43号(原门牌号是曹家巷3号)。钢筋混凝七结构,高6层,底层用黑色大理石作饰面。上面5层用米黄色釉面瓷砖贴面,现代风格,气势雄伟。现为重庆饭店东楼,作朝天门大酒楼使用。中国银行重庆分行与川盐银行仅一街之隔,重庆饭店接管使用后,在曹家巷上空修建了一座连廊,将中国银行重庆分行旧址与川盐银行旧址连通。